從一定意義上講,標準化水平決定了管道建設和運營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管道運營水平是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標志。
差距在哪兒——規(guī)范級與優(yōu)化級
稅碧垣是管道公司質量安全處副處長,也是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專家。他認為,目前,我國管道運行標準化建設同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們的標準化水平定位于規(guī)范級,而殼牌等國外知名綜合性能源公司處于優(yōu)化級,高我們一個等級。”稅碧垣說。
歐美國家一般將標準化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建立自下而上的標準化工作模式,調動企業(yè)和專家的積極性,具有廣泛參與度。而我國除專職從事標準管理工作的人員外,基本為兼職人員。此外,歐美國家重視標準實施的效果評估。我國對標準實施效果監(jiān)控和評價較少。
有資料顯示,歐美國家油氣管道標準體系普遍采用“強制性技術法規(guī)+自愿性標準體系”模式,除了法律法規(guī)要求必須達到安全和技術要求外,企業(yè)完全自主編制和采用標準。歐美國家油氣管道標準體系中技術法規(guī)部分不但全面,且較好地覆蓋了重要生產環(huán)節(jié),自愿性標準體系為企業(yè)提供了更多選擇。
從目前來看,我國還沒有一部完善的油氣管道技術法規(guī),即使按照現行國家標準設計,運行的油氣管道只是達到最低要求。“如果能在遵守強制標準的基礎上,給企業(yè)更多的自主空間,讓企業(yè)能夠主動采用更為嚴格的標準平衡管道安全和經濟性的要求,必將能夠更好地推動管道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稅碧垣說。
基層樣本——加強交流 縮短差距
近年來,管道公司作為我國管道儲運領域的領頭羊,通過技術交流、參加國際管道會議等形式,加大與國際管道前沿合作頻次,正逐步縮短與國際大公司管理標準化的差距。
管道公司下大氣力持續(xù)改進完善公司層面主控體系文件,確保專業(yè)管理執(zhí)行體系文件有章可循,先后對公司和基層兩個層面體系文件進行優(yōu)化和修訂,目前主控體系文件的深度和適用性明顯提高。
結合DNV國際安全評級標準,管道公司定期對技術標準進行識別與評價,制定并完善幾十項標準,對使用的數百個標準進行識別與評價,定期從流程存在的必要性、操作環(huán)節(jié)冗余與缺失、流程間重復性和職責界面、流程運行效率4個方面進行評估,刪除整合修訂不相符或不適用的流程數十個。
結合與國外知名公司的對標成果,管道公司通過吸收、借鑒國內外公司在站場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逐步形成標準化站場建設的理念和思路:以軟環(huán)境建設為基礎,提煉生產管理經驗和文化沉淀,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的站場標準化建設手冊,并選擇沈陽、濟南和山東中油3個分公司,作為3種不同介質的試點單位。
管道公司結合崗位實際,下大力氣對站場表單進行精簡、規(guī)范,編寫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經多次修改,最終形成站場《作業(yè)手冊》,實現標準與流程的統(tǒng)一,成為指導基層單位生產管理的依據性文件。
任重道遠——營造氛圍 常修常新
管道運行標準化之路需要常修常新。
以我國天然氣與管道公司標準體系為例,在總計789項標準構成的標準體系中,采用國際先進標準的有99項,采標比率為12.5%。這個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管道運行標準體系國際化程度還不高。目前,由我國主導制定并發(fā)布的油氣管道國際性標準只有一項,即NACE標準《防腐涂層的耐劃傷試驗方法》。另外,《管道完整性管理》新項目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立項,《油氣管道地質災害風險管理技術》和《埋地鋼質管道外防腐層修復技術》兩項新提案已提交至ISO。
專家認為,自主建立和編制企業(yè)標準體系,首先需要企業(yè)根據自身業(yè)務需要和能力,基于現有國標、行標、企標乃至國外標準,總結中國石油管道多年發(fā)展經驗和生產需求,應用最新科技成果,充分采納國外管道標準化最佳實踐,建立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標準體系。
今后,隨著我國管道行業(yè)國際地位的提升,對標采標持續(xù)改進是一個新課題。不斷提升標準體系和標準的技術水平,需要建立起全員標準化的氛圍,鼓勵和引導相關領域專家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標準化工作。這樣,才會有資格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此外,還應通過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將我國具有優(yōu)勢的技術理念帶到國際上,主導制定更多的國際標準,聽到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